集牧新闻记者 曹雪娇
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坚持依法保护文物典型案例。其中,王某平因伙同他人盗取战国至汉代墓葬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三个月。
案件揭露,2020年11月,王某等6人(同案被告人均受处罚)组成跨团伙,在江苏省盱眙县、安徽省天长市等地盗掘古墓图案、星云镜拱纹汉代柿纽、战国青铜剑、战国平原青铜鼎等。经鉴定,被盗古墓的年代为战国至汉代。对研究其形制、构造、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这一时期的墓葬。此次挖掘对坟墓造成了严重破坏。涉案文物已被追回,经认定,三级文物3件,一般文物1件。江苏省盱眙县博物馆对被盗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实际产生了发掘费用。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与该刑事案件相符的民事公益案件。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平具有盗掘古墓、盗窃重要文化遗产的行为,其行为已构成盗墓罪。以盗掘古墓罪判处被告人王某平有期徒刑十年零三个月,并处罚金;责令其退还违法所得7万元;对他的连带严重赔偿考古发掘费用71476.82元属于他参与的范围,并在全省媒体上公开向公众道歉。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度维持原判。
最高人民法院对本案的常识进行了澄清。古墓葬作为重要的文化遗存类型,是延续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涉案古墓被盗、盗掘等行为严重影响文物安全,阻碍文物管理秩序。不仅严重破坏了古墓葬本身,也对古墓葬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成了破坏。人民法院坚持以严格制度、严格法治惩治文化犯罪,拉开了严密的文化关系安全防护网。它使得追究刑事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责令其承担相应的抢救发掘费用。在古墓群附近的“大云山汉墓博物馆”公开开庭,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和当地群众现场旁听,通过案例解读法律,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展现了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犯罪的决心和信心。
墓主人因盗窃古墓中战国铜剑等珍贵文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三个月,并责令缴纳抢救
集牧新闻记者 曹雪娇
11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坚持依法保护文物典型案例。其中,王某平因伙同他人盗取战国至汉代墓葬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零三个月。
案件揭露,2020年11月,王某等6人(同案被告人均受处罚)组成跨团伙,在江苏省盱眙县、安徽省天长市等地盗掘古墓图案、星云镜拱纹汉代柿纽、战国青铜剑、战国平原青铜鼎等。经鉴定,被盗古墓的年代为战国至汉代。对研究其形制、构造、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这一时期的墓葬。此次挖掘对坟墓造成了严重破坏。涉案文物已被追回,经认定,三级文物3件,一般文物1件。江苏省盱眙县博物馆对被盗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实际产生了发掘费用。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与该刑事案件相符的民事公益案件。
江苏省盱眙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王某平具有盗掘古墓、盗窃重要文化遗产的行为,其行为已构成盗墓罪。以盗掘古墓罪判处被告人王某平有期徒刑十年零三个月,并处罚金;责令其退还违法所得7万元;对他的连带严重赔偿考古发掘费用71476.82元属于他参与的范围,并在全省媒体上公开向公众道歉。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度维持原判。
最高人民法院对本案的常识进行了澄清。古墓葬作为重要的文化遗存类型,是延续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涉案古墓被盗、盗掘等行为严重影响文物安全,阻碍文物管理秩序。不仅严重破坏了古墓葬本身,也对古墓葬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成了破坏。人民法院坚持以严格制度、严格法治惩治文化犯罪,拉开了严密的文化关系安全防护网。它使得追究刑事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责令其承担相应的抢救发掘费用。在古墓群附近的“大云山汉墓博物馆”公开开庭,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和当地群众现场旁听,通过案例解读法律,增强广大群众的文化保护意识,展现了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犯罪的决心和信心。


